清会典

全文數字化《大清五部會典》編輯說明

《大清會典》作爲清代典章制度類史料之一種,是記載清代國家體制和各部、院職責許可權的權威文獻,在清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清十二帝十三朝276年間共編有五部《會典》,分別修于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慶、光緒朝,俱爲漢文單行本。由于編纂年代不一,典章制度的增損因革以及則例、事例的删繁就簡等情况趨于複雜化,而目前著書立說者大凡以光緒朝所修《會典》爲本,其前四部《會典》尚未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,尤其對五部《會典》的比較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。

在刊布方面,中國大陸和臺灣出版的《大清會典》,俱爲光緒朝版本,而新近由綫裝書局出版的《大清五朝會典》,僅收康熙、雍正朝《大清會典》,乾隆、嘉慶、光緒朝《欽定大清會典》,嘉慶、光緒朝《欽定大清會典圖》,而缺乾隆朝《欽定大清會典則例》和嘉慶、光緒朝的《欽定大清會典事例》,略去近三分之二的內容,實堪遺憾。爲方便各類學者研究之需要,我們此次數字化囊括了漢文《大清五部會典》的全部內容。

第一部《大清會典》始修于康熙二十三年(1684)五月十二日,二十九年(1690)四月二十六日告成。全書十函八十册,其中首一册,正文七十九册一百六十二卷。

第二部《大清會典》始修于雍正五年(1727),十年(1732) 告成。全書十四函一百册,其中首一册,正文九十九册二百五十卷。

第三部《欽定大清會典》、《欽定大清會典則例》始修于乾隆十二年(1747),二十九年(1764)告成。其中《欽定大清會典》一百卷,《欽定大清會典則例》一百八十卷。

第四部《欽定大清會典》、《欽定大清會典事例》、《欽定大清會典圖》始修于嘉慶六年(1801),二十三年(1818)告成。其中《欽定大清會典》十函四十册,其中首册含正文卷一,合正文八十卷;《欽定大清會典事例》七十二函三百六十冊,首四冊,正文三百五十六册九百二十卷;《欽定大清會典圖》十函四十冊。其中首一册,正文三十九册一百三十二卷。

第五部《欽定大清會典》《欽定大清會典事例》《欽定大清會典圖》始修于光緒十二年(1886),二十五年(1899)告成。其中《欽定大清會典》六函三十六冊。其中卷首一册,正文三十五册一百卷;《欽定大清會典事例》六十四函三百八十四冊。其中首二册八卷,正文三百八十二册一千二百二十卷;《欽定大清會典圖》十二函七十三冊。其中首一册卷首一,正文七十二册二百七十卷。

上述《大清五部會典》,從所收條文的上起、下限來看,其特點為俱從國初至各部所限定的年份為止。

全文數字化《大清五部會典》其數字化頁面和原始文本圖像幷存,二者既可獨立瀏覽,亦可對應切換,以方便讀者核對檢索結果,幷按編輯體例編有原文本卷次目錄。



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© 2010

编者2010年4月